
高雄市家托員楊素秋(右二)鼓勵梅櫻(右一)等3學員操作教具,來訓練手部肌肉。(呂素麗翻攝)
小朋友有保母托顧,身心障礙者也有家庭托顧服務,高市於2013年開始推廣身障者的家托服務,希望以社區家庭照顧方式,讓身障者就近在社區接受照顧。
曾擔任身障臨托員20多年的楊素秋轉任家托員,提供自己的家作為身障者家托場所,目前照顧3名重度智能障礙青年,是高市服務人數最多的家托員。
在楊素秋家裡受托的3名智能障礙者為2男1女,他們分別是20多歲的兩男及44歲的梅櫻,他們因家人上班或父母年邁,在白天將他們送到楊素秋家裡托顧,晚上再接回家,就像保母一樣。
44歲重度智能障礙者梅櫻,過去20幾年都由父母在家陪伴照顧,活動範圍多侷限於家中,缺乏與他人互動的機會,逐漸地行為變得遲緩及退縮,而父母逐漸年邁,無力再照顧她。
在喜憨兒基金會的協助媒合下,梅櫻開始接受家托服務,她原本會掀衣領放嘴巴,經家托員楊素秋提供家庭式的生活照顧,並針對她的障礙情況規畫個別化服務,協助提升梅櫻的生活技能及健康維護,掀衣次數減少,與人應對時也較願意抬起頭看對方,自理能力也有進步。